上海昕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浅析 对食品分析检测中最常用的分液漏斗、干燥器、瓷质坩锅提出了新的具有可行性的改进设计方案,指出了改进前各仪器存在的弊端,阐明了改进的必要性,说明了改进之后仪器在功能和操作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并介绍了改进之后各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
上海昕瑞罗维朋比色计WSL-2

1 分液漏斗的改进设计
分液漏斗是食品分析中最常见的玻璃仪器之一,主要用于多种成分尤其是微量成分如重金属元素及添加剂等进行仪器分析时的前处理环节,主要用途是将液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从原溶液中萃取到另外一种与原溶液不相溶的溶剂中,从而对被测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及富集浓缩。
2 干燥器的改进设计
干燥器的主要用途是在干燥剂的作用下使试剂或样品于其密闭空间内保持干燥状态。在食品分析检测过程中,常常有对样品进行加热,之后置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加热后置入干燥器冷却这样反复操作的过程。其中“干燥冷却至温”操作常常是在普通的干燥器中进行。由于干燥器内为密闭空间,加之器壁较厚,使得冷却过程十分缓慢,仅此一步常耗时 30min 甚至更长的时间,导致多项分析的过程总时间被延长,降低了分析的效率。为了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分析的总效率,对于操作中所用到的常规型干燥器,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以弥补降温速度较慢的不足,同时又不影响其原有的基本功能。
3 瓷坩埚的改进设计
瓷坩埚常用于化学分析,主要用于食品样品的灰分指标测定、各种难溶金属盐的测定,以及食品中多种微量元素测定前对样品的灰化预处理。在使用坩埚对食品样品进行炭化或灰化处理的过程中,常要求坩埚的放置状态为“加盖并留缝隙”,以便于在样品被灼烧氧化的过程中,外界的氧气能及时进入坩埚与样品接触不断发生氧化,同时也便于有机质氧化所产生的气体从留出的缝隙中不断外逸散发。
对三种常用的常规仪器提出了以上的改进思路。
(1)分液漏斗的改进设计:将普通玻璃磨口塞改进为双层磨口,或者将颈口置于一侧,设计为侧颈型分液漏斗,以达到减少萃取剂的溢出性损失的效果,从而减小萃取过程所引起的系统性误差值。
(2)玻璃干燥器的改进设计:通过改进顶盖及内部结构,加速实验过程中干燥冷却的时间,提高效率。
(3)瓷坩埚的改进设计:通过在坩埚盖及坩埚体的对应位置留出可通过旋转进行开合的豁口,降低了灰化过程的操作难度,也减少了仪器的破损概率。